【大紀元2013年07月07日訊】
(大紀元記者蕭軒台灣台南採訪報導)「失智症」雖不是一個新穎的名詞,但許多人卻覺得這個病症離自己非常遙遠。其實,一位失智症患者就會影響周圍22個人,在日漸高齡化的社會中不能不重視。在台灣的台南,一群由醫師、家屬所組成的團隊,他們看到了這個日益嚴重問題,成立了台南市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希望帶給更多失智症病患和家屬幫助和溫暖。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的社工們給人的感覺都很可愛,談到採訪,大家都有些害羞。但只要在協會多待上一會,就會為他們的認真忙碌所感動。有趣的是,協會裡的幾位社工在採訪時都不約而同提到,來到熱蘭遮協會,自己做了很多以前沒做過的事情。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演出我必須在台上下跪。」當被追問為什麼這會如此印象深刻時,靦腆的熱蘭遮協會社工督導陳彬弘笑著說,「我想人要有下跪的機會應該不容易吧。」
是什麼樣的機會,讓社工員有機會在台上下跪,陳彬弘告訴我們,熱蘭遮劇團剛成立的時候,由於人員不足,自己也跳下去當演員。「演戲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因為你會做很多從來不會做的事。」
陳彬弘也提到熱蘭遮劇團對家屬和病友的幫助,「在劇團裡面,家屬的情緒得到釋放,病友如果來到這裡,有很多人會一同關心,家屬也能喘口氣。」而病友在劇團裡的表現,更是讓社工都意想不到。陳彬弘說,「目前劇團裡有一位病友參與,一開始我們以為她只能舉舉牌子,後來發現她甚至可以演一點點戲,未來,我們希望更多病友能參與進來。」
談起在協會學到了什麼,社工林怡慧和洪翠蓮都不約而同談到活動的辦理。從事社工工作多年的林怡慧說,「以前在其他地方,辦的活動都是以協會內部會員為主,但是在熱蘭遮,我們必須面向的群眾更廣,活動的規模做得比較大。」
綽號「小瓜」的社工洪翠蓮說,家屬對病友的愛與互動,讓許多病友有良好的維持,她也學會了珍惜跟長輩相處的時間。(攝影:陳霆 / 大紀元)
為了配合協會將服務擴及到偏遠地區的做法,洪翠蓮每星期都得花一天,坐上火車遠赴柳營奇美醫院。但提起這項工作,她卻表示這是每星期最快樂的時光,她說,「我自己曾經受過別人很大的幫助,從那時候起就立志當社工幫助別人。」
身為第一線了解失智症病友及家屬的社工們,他們確實有很多心得和感嘆。洪翠蓮說,「我從失智症上學到,珍惜真的是很重要。」陳彬弘則提到對年輕一代宣導教育的重要性,他說,「很多爺爺奶奶最聽的是孫子的話,兒子女兒怎麼勸去看醫生都不聽。如果我們的年輕一輩能對失智症有更多了解,除了更知道怎麼應對之外,也可以適時幫助自己身邊的長輩。」
[embedded content]
美東時間: 2013-07-06 12:44:23 PM
【萬年曆】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7/7/n3910716.htm一直陪伴你(4)-在這裡,我學到了珍惜.html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