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的廖兆暄,戴著助聽器,說話就像喊。這位美籍華人作家走訪浙江衢州等地,尋找71年前拯救美國飛行員的中國大陸老百姓,「我要把這個美好故事,展現在全世界面前。」廖兆暄大聲地說。
新京報報導,1942年4月1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6架美國轟炸機空襲日本東京等地。投彈後,由於燃料不足等原因,15架轟炸機墜落於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機上64名美國飛行員被中國大陸軍民救下,其中51人是被浙江衢州老百姓救助。
「我難以置信,中美之間有這樣美好的故事。」移居美國15年的廖兆暄,偶然聽美國人講起此事。身為作家的他,有了重現這些故事的衝動。
報導指出,廖兆暄從前年開始,陸續採訪多名當年參加行動的美軍飛行員及後代,「他們一生都對中國大陸老百姓心懷感激,在每年的紀念日聚會上,都會談到大陸老百姓的偉大和友愛。」廖兆暄說,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美國飛行員和他們的後人對那場營救了解不多,甚至搞不清楚中國大陸地名。
今年6月開始,81歲的廖兆暄回到中國大陸尋訪,先後兩次前往浙江衢州等地,找到了當年營救美軍飛行員的大陸百姓後代,訪問當地檔案館和研究者。
藍眼棕髮「怪人」吃飯 家人吃糊
據報導,家住衢州江山市張村鄉田青蓬村的廖明發,便是當時的見證者之一。他還記得1942年4月21日那天,年僅七、八歲的自己聽砍柴回來的父親廖詩原說,山上有人摔傷,沒過多久,父親便抬著一個棕紅色頭髮、高鼻子、藍眼睛的「怪人」走進家來。
「這人滿臉是血。」廖明發回憶道,當時他和小伙伴都被嚇了一跳,只敢站在附近偷偷地看。更讓廖明發感到奇怪的是,家人對這「怪人」很優待,不僅拿出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雞蛋做蛋湯給他吃,每次吃飯時刻,還會給「怪人」單獨做一份紅米飯,而廖明發和家人卻只能吃玉米糊。
廖明發聽父親說這個「怪人」是美國飛行員,是幫大陸人打日本人的。兩天後,縣府派了一位懂英語的女教師,帶著幾名穿軍裝的人來到村裡,接走這位飛行員去了衢州,這場「奇遇記」就此埋藏在他的心底。
「尋訪中得到許多讓人興奮的線索。」廖兆暄說,除了當年的善心人外,尋訪中他找到當年美軍一個飛機發動機遺骸,還在衢州汪村找到一個山洞,讓他激動不已,「那是為美國飛行員儲備外地運送來的西餐,專門挖的。」
報導說,走訪中,廖兆暄得知當年送走美軍飛行員後,衢州百姓遭到日軍瘋狂報復,「日軍還使用細菌戰。」在衢州當地,廖兆暄見到當年細菌戰致殘百姓,這些人如今都得到政府免費治療,「但是傷痛還在,這是對當年侵略者最好的控訴,這些我都會寫出來,真實展現那段歷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