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CA Svenska Cellulosa Aktiebolaget@flickr, CC BY 2.0
年關將近,又是尾牙季的到來,無疑的,又是公司與公司間、產業與產業間的一場年度經營成績展現的PK賽。
工作23年,我參加過50場以上的大小尾牙,無論是擔任主持人或是在台下看表演,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體驗,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總是每年最大獎的抽獎時刻。
員工才來兩周,竟抽到最大獎?
某年在我曾經服務過的公司尾牙,有位才來兩周的同仁抽到最大獎,價值七、八萬的加拿大來回機票及旅遊券,這好運羨煞所有人。隔年公司就將抽特獎資格修改為到職半年以上的員工,畢竟,福委會都是資深員工在把持吧?!
最讓我深刻記憶的不是這位新同事,而是那一年公司的離職率特別高。
辦公室的同事,幾乎換了四分之一,相對穩定的幕僚員工大多還是占著原來的位置,像業務單位這種容易離職的工作,一年汰換個兩、三名員工是常有的事,職缺時常在內外部徵才管道上看到。於是近幾年我常問朋友:「您們公司今年抽到最大獎的員工,到職幾年?」用這個指標來觀察該公司的離職率與平均服務年資。
大獎得主的服務年資,這意義是什麼?
大家在尾牙之前可以試著把公司所有具備抽獎資格的員工年資,按照人數,做出一個直條圖,然後再畫出人數分布的曲線圖,來推論今年抽到大獎的員工會是新人?還是老人?
公司新人眾多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公司擴張所帶來的人力需求,其二則是離職率偏高所造成的新人人數暴增,第二種尤其危險。
我不否認,抽獎有其運氣成分存在,雖然與統計學者期待的樣本數不一定完全符合,但依據我這幾年對某些公司的粗略觀察,都還蠻準的。其實適度的離職率,有助於公司新陳代謝,不見得是壞事,但離職率若高到一定程度,恐怕會給公司造成打擊與負面影響。相反的,公司每年抽到大獎的都是資深員工,或許代表著離職率相對偏低,這樣的公司雖然相對穩定,但也較難變出新把戲。
★ 大師開講:
低薪、低利年代,如何在不可能的環境中創造投資獲利的種種可能?…more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