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嘿咻過後,竟然整整一個禮拜,腰酸背痛、又軟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一名30出頭的年輕男子,持續下背痛、膝蓋痛,吃了一陣子的消炎藥也不見好轉,明明沒有負重或受傷,納悶的就醫檢查,沒想到,醫師劈頭就問「最近是不是有做愛?」,這才知道,自己罹患的竟是因性接觸、泌尿道感染的「萊特氏症候群」。
「蛤!做愛,也會得關節炎喔?」,收治病人的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許宏志提出診斷時,男子一開始還難以置信,堅持懷疑是僵直性脊椎炎,但X光一照,骨頭沒有異樣,加上抽血、驗尿,果然有發炎和感染反應,這才知道問題不簡單。
萊特氏症候群(Reiter’s syndrome)是一種「反應性關節炎」,其實臨床十分常見,幾乎只限於男性,特別是在20至40歲的劈腿族,因反覆的膝蓋痛、腳趾腫或者腰痛而就醫,往往一開始都被誤認為痛風或滑囊炎治療。
許宏志說,門診中只要碰到年輕男性,有類似症狀,排除受傷、一般關節炎等因素,就會懷疑是萊特氏症候群在作怪,而問起來,清一色都在一周之內有過性行為;且人數還不少,他自己門診觀察發現,30歲上下男性、鬧膝蓋痛患者當中,每十個人就有二人。
不同於一般毒性高的細菌感染,出現高燒、小便、尿不出來等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許宏志表示,萊特氏症候群多因披衣菌肇禍,但毒性較低,讓身體免疫系統錯亂,誤攻擊腰部、膝蓋的軟骨,通常在性接觸後一周發病。
不只「前頭」失火,泌尿道感染會引發萊特氏症候群;連「後門」失守,腸胃道感染沙門氏菌等,胃腸痢疾、拉肚子後一至二周,也常導致背部、下肢關節或腳趾頭的症狀。
關鍵字: 愛性福 萊特氏症候群 反應性關節炎 做愛 背痛 膝蓋痛 生活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