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蔣竹山文化研究《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蔚藍文化出版)
|
《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書影。 圖/蔚藍文化提供 |
無論是令人眼睛放亮的書封內頁設計、或是作者對日治台灣學術與想像兼具的當代詮釋,一種掩卷卻讓讀者燃起更多求知慾的行文方式,《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除了展示著知識大眾化的新方法,同時是提供其生也晚的讀者們重返日治台灣的新徑路。
全書結構以「鳥瞰台灣」、「帝國之眼與展示台灣」、「地景與記憶」、「空間、休閒與大眾文化」、「性/別台灣」、「舌尖上的台灣」、「身體規訓與公共衛生」七大項,熟識台灣研究的讀者該發現七種分類實是近年研究的七種熱門主題,因是聚焦大眾生活,時間則偏重三O年代後的的日治台灣。
寫法上一個特殊之處,便是對電子資料庫與先行研究成果的靈活運用,此點體現在報刊與日記支撐全書論述血肉:前者以《台灣日日新報》與《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為主;後者通過《水竹居主人日記》、《黃旺成先生日記》、《灌園先生日記》,尤其作者對《吳新榮日記》出神如化的解讀,讓我們順道窺探了一代南部文人醫生的精神樣貌;再者作者絕不偏廢的庶民視點,為我們補充昔日台人還曾以搭船方式參加環島修學旅行、開向北投的納涼列車述說殖民地的暑熱難題、齊整的行道樹景觀與實是文明表徵等史事。全書以林獻堂參加始政博覽會開場,不同觀場展示著不同台灣想像,一如全書再現日治大眾的種種知識相,可以說是近期讓人不忍釋手的精采製作。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歷史現場的重構納入當代觀照,顯示殖民性與現代性的齟齬其實延伸至今,同時提示日治台灣大眾生活並非局限於三四十年代:比如傳鳩會與賽鴿文化的鏈結、市區改正與都更議題的參照閱讀、喫茶文化與野球運動的前世今生等。關於戰爭時期與大眾生活的探討更讓人意猶未盡:曾經作為意識形態具象物的銅像,竟也需徵召成為軍用材料;林獻堂的PARTY因著「東亞奉公日」的禁酒規定,不得不取消;我尤其喜歡動物慰靈祭、人與動物因著軍事政策形成的新親密關係,書中提及戰爭時期圓山動物園不再只是休閒空間,而是布滿權力鑿痕的處所,原來動物也是國家動員的一部分。
台灣研究與史料出土密切相關,近年因著史料數位化與相關論文出版,在我們眼前是大量經由數位網路、電光石火檢索下的知識生產,那像被遮蔽在歷史進程上的庶民記憶,重新折射、加工而出的真實,富於詩意、更具力道,如知識的瑜珈,讀者不妨將文學文本一併納入閱讀視野,更利於我們立體化日治台灣的認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