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腦麻媽媽天使心
桃園「木匠的家」的志工,為腦麻的蔡媽媽整修破落房舍時,我也在場探訪。近六十歲、長髮瘦削的蔡媽媽見到我,頭歪手舞吱阿唔地頗為激動。她女兒說:「媽媽認識你,因為爸爸去年過世前,每晚都一起看你的節目。」
她說,記得小時候,媽媽帶著她和哥哥出門,常遭近鄰追趕恥笑,瘦弱的媽媽總是吃力的用雙手護著,不讓孩子受到傷害。女兒眼眶溼潤:「媽媽為孩子做飯,用橡皮筋綑住僵硬的雙手炒菜,久了,橡皮筋都嵌進皮膚裡。」蔡媽媽又吃力的比手畫腳說了些什麼。女兒告訴我:「媽媽一直都感恩有先生、有一子一女,覺得自己很幸福。」
在女兒解說時,蔡媽媽突然又一搖一晃的走進房間,用口銜出來一串串透明膠帶綁的十元硬幣。她哼出一連串聲音,嘴角帶笑的看著我。女兒說:「媽媽覺得她很富有,這千元的積蓄,是她的寶藏。」蔡媽媽繼續咿唔急著述說著什麼。女兒看著媽媽淚水撲簌簌的流下;心疼的說:「媽媽看到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幫助,她也想把她終生的積蓄捐出來做公益。」
我很多,分給你,這是善良;我很少,分給你,這是高貴;我沒有,仍把唯一的給你,這是神聖。在我眼中,她聖潔如天使。
二、「貪財」叭布阿伯震撼的傳統價值
午后,北港媽祖廟前豔烈的陽光晒燙著街道,放眼望去,小鎮市集一片燦亮。
走在路上,人人汗流浹背。我發現對街有個賣傳統叭布(冰淇淋)的小攤販,一時興起,向前走去。「怎麼賣?」我笑問賣叭布的老阿伯。
「一球五元,要幾個?」老阿伯望著我,突然咦了一聲說:「你——不是李濤嗎?免啦,免啦,我請你……你為台灣做那麼多事,我不能收你的錢。」當下挖了一大杯各色冰球給我。
「不行,怎能不收錢?」我硬是把錢塞給他,推拒半天,他才勉強收下,說了一句:「貪財啦,我貪財啦!」
一買一賣,收錢天經地義,但阿伯卻如此謙卑,收了該拿的錢,還直抱歉地說自己「貪財」。
好溫暖的草根價值。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