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Mathilda Banfield、郭騰傑 編寫:董芸安
文章收錄於英語島 www.eisland.com.tw
中國有多遠?
荷蘭人很愛用荷蘭文唸China/Chinees這兩個詞,可能覺得「China/中國」唸「鬚那」、「Chinees/中華」唸「鬚內斯」發音很「東方」、很「潮」。除此之外,一旦路上陌生的荷蘭人認定你是華人之後,相當喜愛當場展現他們的中文實力,即便他也沒有什麼打算繼續跟你多聊什麼,還是會對著你(可能是大喊) 說聲「Ni Hao!」。
有一次走在萊登(Leiden),路邊又是一群人對著我喊「Ni Hao!」,眼看是7、8個來自不同背景的荷蘭小孩,有些是土耳其、摩洛哥、蘇利南裔,我實在忍不住好奇,決心這次要搞清楚他們到底是從哪兒學會這句話。這群12歲左右的男孩女孩們回答我問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荷蘭卡通「你好,凱蘭」。
「『你好』就是中國人說的嘛,所以我們看到中國人就講這個。」他們當中有些人從來沒和中國人講過話,學校也沒有教中文。一名女孩從她的中國鄰居那兒學會了用中文從一數到十。另一個女孩說:「中國人很好笑。就像看『你好,凱蘭』卡通,裡面的中國人頭都很大,很爆笑!」我問所以他們覺得遇見的中國人頭都很大嗎?「沒有,可是他們真的很好笑。他們老是騎小孩腳踏車,在萊登隨便走都碰得到。」除了好笑,他們還提到了成龍和中餐館,「至少中國菜很棒!」
坦白說,我對她們的反應多少是訝異的。在萊登這座繁華的大學城,中國人或是亞洲學生少說也有幾千人,萊頓大學的漢學系也是荷蘭研究中國跟台灣的學術重心,然而小孩們對中國的瞭解似乎依然來脫離不了老掉牙的刻板印象。被問到想不想學中文,他們堅持中文既怪異、而且也沒什麼用,「聽起來太怪了。」
我離開時,一個男孩再次對著我大喊:「Ni Hao Konichiwa!」中國,對12歲的他們來說實在又陌生又遙遠。
中文列入荷蘭高中必修
這些荷蘭小孩大抵還不知道,不久後的將來,他們不能只會說「你好」兩字。荷蘭政府已經決議從2015年開始,中文將會成為荷蘭高中畢業的考試科目。畢業考試是荷蘭求學生涯中非常有決定性的考試,而中文成為畢業考科目的新聞,也說明了一個現象:如同許多其他歐洲國家,學中文在荷蘭。目前在荷蘭有國家考試的語言科目為:英語(必修)、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義大利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菲士蘭語(荷蘭菲士蘭省的語言)。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