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養兒返台尋親 養父母暗不捨
2015-02-08 11:30:08 中央社 巴黎特稿
芬蘭籍台裔男子柯尼,去年透過媒體找到在台生母,兩人今年2月春節就要重逢,養父母雖然不捨仍決定放手,展現成全不獨占的大愛。
嬰兒時期就被出養到芬蘭的柯尼(Conny Wiik),今年春節就要與生母重逢,試圖彌補過去30多年來彼此在對方的人生中留下的空白。
柯尼尋親已有6、7年,卻在3年前才向養父母提起這件事。他說,「『收養』這個話題,在我家是禁忌或秘密,尤其媽媽擔心,如果找到我的原生家庭,我就會回台灣」。
而當柯尼確定找到生母之後,他的雙親想法改變了,現在,他們支持柯尼踏上這趟台灣之旅,原本甚至可能與他同行,只是健康條件不允許。
人在愛著的時候,很難不擔心失去,另個芬蘭尋親女孩薩賓娜(Sabina Soderlund)的養父母索德倫夫婦(Boris and Maggie Soderlund),當初知道女兒著手尋親的時候,也有過一番掙扎
會收養孩子的夫妻,幾乎都是愛孩子的人,覺得有孩子的家才是完整的家。索德倫也是這樣,30多年前的他們,把繁瑣的領養手續和漫長的等待視同懷胎十月,到機場迎接孩子的那天,特地穿上正式西裝和洋裝,誰說養父母迎接孩子的喜悅會不如親生父母?
薩賓娜的媽媽瑪姬說,當時她最不喜歡聽到村裡人稱讚她「做善事」,因為「那就是我的孩子,怎麼是做善事呢?」
瑪姬拿出家族照片,向記者說明每張照片的背景和當時的情況。做媽的也許會想不起來剛才瓦斯爐有沒有關,但絕對記得孩子童年的細節。
懷著這樣的愛,索德倫夫妻最後決定尊重女兒的意願,「如果這是她們要的,我們都會支持」。
台出養兒 萬里尋親夢將圓
【中央社/巴黎特稿】
柯尼和薩賓娜都是打小離開台灣遠渡重洋來到異地,他們因人口販子的唯利是圖與血緣形同陌路,又因尋根的渴盼與原生家庭搭上線,心底悠悠地吐露著,「陌生的家人,你好嗎?」
柯尼1歲裹在襁褓,從台灣送到芬蘭養父母的懷裡,他對台灣或自己的原生家庭全無印象,連想像都不知從何開始。
如今34歲的柯尼長得很健壯,雖常年生活在寒冷的芬蘭,但笑容很開朗,也愛說笑,不時拿妻子蒂娜(Tina)開玩笑。
蒂娜帶著與前夫生的兩個孩子與柯尼結婚後,又為他生了兩個孩子。柯尼說,當他的第1個孩子出生時,他突然驚覺,這孩子是世上唯一他知道與他有血緣關係的人,然而他應該還有其他血親在台灣。
還好薩賓娜(Sabina Soderlund)找上了他,與他交換尋親經驗,並說服他求助於台灣駐芬蘭代表處和媒體,於去年春天接受中央通訊社記者訪問。
薩賓娜與柯尼年紀相仿,同樣在嬰兒時期就從台灣被送養到芬蘭,她自青少女時期開始尋親,甚至兩度前往台灣,與人口販子見過面,除了得知自己的身分文件是偽造的之外,一無所獲。
她的文件資料被跨國販嬰集團篡改過,很難光憑紙本找到線索;而柯尼比較幸運,文件上的資料屬實,所提供的兒時照片線索也比較多,因此內政部警政署和地方警局很快鎖定對象。
柯尼說,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能找到,「如果可以的話,希望立刻能與生母見面」,並選擇在有「團聚」意義的春節,回到暌違已久的台灣,與生母見面,是一種重逢,也是一種初遇。
他非常興奮即將回到自己出生的國家,「希望到時能有『回家』的感覺」。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