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ermesKing (Hermes)
看板movie
標題[?雷]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時間Sun Feb 15 01:33:46 2015
開頭一定要抱怨一下,我第一次遇到放不下副標的標題 XD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是由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相信大 家一定想知道:沒看過小說,看得懂電影版嗎?兩者間又有什麼差異? 答案就是: 1.電影版根本沒把小說的內容拍完,勉強算是拍了三分之一的內容,無法解謎。
2.小說的重點是放在解謎,電影版卻是用社會角度去敘述--巨變。 3.小說的主角只有一個游梓池,電影的主角卻不是只有一個游梓池。 4.港式喜劇的表達方式完完全全是電影版獨有,小說完全就是走懸疑恐怖路線。
(以下開始爆雷囉,有「小說雷」,我是防雷頁) == 小說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分別以「大帽山」、「獅子山隧道」為分節點。 本部電影在要出發去大帽山時就結束了,所以很多謎沒有解開是很正常的。不過相 較於小說在此時還是一堆問號,其實已經解的比小說中的進度快了,
至少已經知道 關鍵字:「核災」。 「核災」的提示從黑衣人出現時的裝扮、車輛顏色、車上的符號皆可窺知一二。更 明顯的是特別安排從「阿怡」的嘴中說出來。 那麼黑衣人的目的是什麼?胎記仔的目的又是什麼?為何游梓池會看到邪惡Yuki? 這些部分單從目前電影的內容是解不太出來的,只能解一半。
關鍵就在:1.黑衣人頻繁出現卻沒有殺害或捕捉主角群;2.核災已結束一段時間。 因此可以推知黑衣人的目的並不是在搜救或防止「病毒」擴散,答案就是最後VAN 上的其中一個推測--實驗。
(至於是什麼樣的實驗,又為何跟游梓池的幻覺有關 係,就請到文末再開燈來看吧!) 電影版出現的疑點已經解釋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來看導演想表達的「隱喻」吧! 一如開頭所說,導演要表達的是更「社會」層面一點的情感,藉由電影來寄託97香 港回歸後,因為中國人大量進入、中共加強控管等,令老香港價值逐漸凋零造成社 會改變的「感受」。 因此將「尋找只剩17人真相的解謎」與「尋找香港」連結,透過面對巨變時的主角 群反應演給觀眾們看,
所以在「大家各說各話」的場景,通常都留有「隱喻」。 或許是為了這個原因,每個角色在電影版都有立體化使角色變得更為豐滿,幾乎囊 括了香港各種性格的民眾,包括看起來沒什麼性格的游梓池也是其中一種性格。 剛發現異象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一場戲,但衝擊最大的應該還是在黃毛中二自承奸屍 被後「公審」的片段。 一人捅一刀的情節是電影版加上去的,改寫後對於人心適應環境的衝擊更加擴大。 在小說只有中年男子下手毆打,其他人只是旁觀,直到游梓池看不下去才停止。 很可惜大帽山沒拍到,不然那邊已經不止是隱喻了,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揭開來了。 順帶一提,劇末還加上原本沒有戲份的九龍作為續集的伏筆,根據導演的說法,是 想以「讓九龍消失」來擴大面對社會巨變的感受。所以,電影版的角度,真的是有 別於小說版,若出現完全不同的結局我也不會意外。 == 以下小說雷,爆整個事件的真相,要看的再 \ 開燈: 紅VAN事件是
為了給日本某組織進行核災後的生物性及社會性實驗,組織透過給死 囚植入原乘客記憶的方式進行實驗。 其中游梓池
及Yuki因為身分關係是生物實驗中唯二不變的對照組,所以偶爾會出現 「前世」記憶的片段,胎記仔則
真的是為了救「游梓池」才潛入組織的。
Major Tom 在整齣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David Bowie 的 Space Oddity 更是 貫穿全場。作者還藉此(大帽山的數位系統署)惡狠狠地道出中共的監控狂性質。 --
╒══╕╒══╕ ╘╕╒╛│╒╕│ ▇▇▇▇▇▇▇▇ DON'T TOUCH MY INTERNET! ╒╛╘╕│╒═╛ ( ︶︿︶)_╭∩╮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90.2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3935229.A.64E.html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