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ockapp (一萬點)
看板MobileComm
標題[心得]如何防止手機APP病毒駭客詐騙扣款
時間Tue Sep 17 11:43:59 2013
***如何防止手機APP病毒駭客詐騙扣款*** 本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46733275447881 歡迎全文轉載分享,內文持續更新。 ***如何防止手機APP病毒駭客詐騙扣款*** 本文網址:
http://callsaver.cc/app_antivirus/ 歡迎全文轉載分享,內文持續更新。 近日台灣傳出多起手機APP病毒詐騙扣款事宜,本篇文章從Android APP的技術觀點,說明 該如何防範,以及攻擊會怎麼發生,希望大家可多留心注意。 ### 防範手機APP駭客病毒木馬準則 (大眾可閱讀) 1. 收到簡訊或流行的Line/whatsapp好友訊息,出現連結網址時,如果不是Google Play 或App Store 官方網站的,請與傳送者確認是否安全才點選。 2. Android手機:Menu->設定->安全性->裝置管理,請確認「未知的來源」沒有勾起。除 非你在做Android開發程式的測試,否則不建議勾選此項。 3. 檢查你安裝的Android APP,是否用了下述權限: *PROCESS_OUTGOING_CALLS:權限代表可以得知你的撥號號碼(包含你如果在一開始撥號 ,就用, 的等待機制,先把信用卡號、身份證字號、生日個資輸入,都可以被有此權限的 第三方程式攔截)、攔截你的撥號、或修改撥號號碼、中斷你的撥號。 * READ_SMS、WRITE_SMS、RECEIVE_SMS、SEND_SMS、WRITE_SMS。這些權限代表可以自動 讀取簡訊、自動送出簡訊、自動刪除簡訊。 * READ_CONTACTS、READ_CALL_LOG:讀取你的通訊錄、讀取你撥號的紀錄。 正常的第三方app有些還是需要上述權限,但建議您可以與app開發者,詳細請教你的隱私 資料是否被傳到伺服器、如果有傳到伺服器,是匿名收集的?還是有針對特定性的收集? 或相關功能是怎麼運作的,如何保護你個資安全。 4. 安裝防毒軟體,Android手機防毒軟體獨立評比,可參考AV-TEST網站2013年8月最新版 :
http://www.av-test.org/en/tests/mobile-devices/android/jul-2013/ 5. Call Saver APP 內建:165防詐騙、以及110報案電話,若真的遇到詐騙,趕緊撥打電 話吧! ### 手機APP病毒木馬攻擊的步驟 (對技術細節瞭解者可閱讀) 1. 利用社交工程以及人性的恐懼,譬如收到好友傳來的訊息:「你的照片被偷拍了,快 點選
http://goo.gl/oxoxoxo下載」、或是好奇心:「這是我最新的寫真照,來看看吧 http://goo.gl/xoxoxoxox 」。 2. 使用者若沒注意,就被引導下載病毒app。 3. 當開啟該APP後,可讀取你的通訊錄,在背景偷偷傳送簡訊給你的友人,利用友人間的 信任感,加強病毒APP連結被點選的機率。 4. 電信商有一種小額付款的機制,當購買後,電信商會傳回認證碼要求使用者確認,可 參考165說明
http://165.gov.tw/fraud.aspx?id=21 。Android 的開放技術,允許第三 方程式:自動送出簡訊、自動讀取簡訊、自動刪除簡訊。因此這個病毒木馬APP,可以做 到自動消費、自動回傳認證碼,順便再把相關的簡訊刪除掉,讓使用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 ,只有隔月收到帳單才知道已經當了冤大頭。 5. 有些警覺性比較高的民眾,會即時想撥打165反詐騙、或者110報案專線。但Android 有個開放技術更猛,允許第三方app, 第三方app只要有這個權限PROCESS_OUTGOING_CALLS ,就可以攔截你撥打的電話號碼、或者把電話號碼改掉、以及直接不啟動撥號程序。因此 駭客程式就可以讓你撥打165,110時,撥打不出去。 我們在做 Call Saver 客服省錢通-免費app 過程,也跟使用者呼籲,勿將個資資料,如 信用卡號、身份證字號、生日等,直接儲存成”我的最愛”的撥號規則,目的是避免一按 鈕撥號過程,直接帶出整串的電話號碼與個資,直接就被第三方程式所擷取。針對需要個 資的客服電話,如果你不是在撥號規則就把個資儲存,而是採取互動過程的逐一輸入個資 代碼,就不會受到PROCESS_OUTGOING_CALLS 權限影響而被第三方取走整串資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148.42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