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 Ministry of Defence@flickr, CC BY 2.0
官方消息:美國總統、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歐巴馬又要打仗了。在推翻利比亞統治者格達費、轟炸索馬利亞及葉門目標後,歐巴馬發動了對伊拉克北部的空襲,向伊斯蘭國宣戰。
歐巴馬再次違反了美國國內法和國際法,他既沒有徵得美國國會的同意,也沒有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的批准。
歐巴馬的前任小布希,發動了所謂的「反恐戰爭」,以打擊他所堅稱的意在「建立從西班牙一直延伸到印尼的極端伊斯蘭帝國」的組織。但布希對伊拉克的入侵和佔領引起了巨大爭議,甚至破壞了全球反恐戰爭共識。
歐巴馬上台後,選擇了更溫和、更微妙的基調。在「用詞很重要」的2009的採訪中,他將反恐戰爭改名為「鬥爭」和「戰略挑戰」。但修辭的變化,並沒有帶來戰略改變,歐巴馬政府仍然超越了安全顧慮的邊界,利用其反恐活動為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服務。
因此,歐巴馬政府沒有將2011年清除賓拉登的行動,視為布希所發動的反恐鬥爭的頂峰,反而增加了對「好」叛軍(如利比亞)的支持,同時採取包括「定點清除」在內的手段,更猛烈地追殺「壞」恐怖分子。但是,在恐怖活動方面,要劃定界線是很困難的。
比如,歐巴馬一開始將伊斯蘭國歸為「好」的一類,因為它破壞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達的的統治和伊朗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利益。他的立場直到伊斯蘭國威脅要顛覆伊拉克庫爾德地區首付埃爾比勒(Erbil,美國軍事、情報、外交和商業設施所在地)才有所改變。加上兩名美國記者突然遭斬首,因此歐巴馬團隊突然開始採用布希的戰爭言辭,宣佈美國將「以與對待基地組織及其全球同夥同樣的方式」和伊斯蘭國開戰。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