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最新綜合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房子沒有35坪怎麼住人?」爸媽要幫忙付頭期款,為什麼兒子反而不開心?
Feb 9th 2015, 02:08, by dolin66

最近和一位計畫結婚的朋友約吃飯,訂婚紗、買喜餅、蜜月乃至於宴客名單規劃等事項都是飯局上的話題,等到一切差不多都討論完畢時,他忽然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到自己的父母想要以資助頭期款的方式,勸說他在結婚前先買下一棟房子。

有長輩願意幫忙出購屋頭期款,聽起來應該是滿好的事情阿,為什麼感覺上朋友並不開心?細談後才知道,因為朋友老家在南部,父母對於公寓大廈這類型的房子並不喜歡,「希望」可以找到透天或室內坪數超過35坪以上的房子,因為在長輩的觀念裡,這樣的居住空間才夠寬廣,不會有住在「鳥籠」裡的感覺。

「只是長輩們並不清楚,在台北要買下超過35坪的房子,就算自備款都由雙親支援,我們還是要背著千萬以上的房貸20年,這樣真的比較好嗎?」這是那天朋友在餐廳門口,語重心長的真心話。

在東方的倫常文化下,父母往往希望子女在結婚前就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甚至體貼的想幫兒女負擔購屋的自備款,如果在購屋的議題上僅只於財務的支援,那相信兒女應該都會對父母的支助心存感激;然而,許多父母除了在經濟上給予支援外,常會對於購屋之事提供一些「經驗談」,甚或希望與子女們一同看屋,直接參與選屋。對於子女而言,因為有接受父母在購屋上的經濟支援,就算明知父母的建議並不符合自己居住上的實際需求,依然很難果斷的拒絕父母的建議,結果就是買到的房屋並不是子女們心中的首選,花了大錢卻沒有滿足居住需求,其實是滿可惜的一件事。

在一般的情況下,子女不太可能連交屋後的房貸都由父母負擔,若在購屋時因為有父母的經濟支援,買了總價過高的房子,後續的房貸支出,將會是子女一筆沈重且持久的經濟負擔。

在買得起房的前提下,相信沒有人願意選擇租屋;但在雙北都會區房價已過高的當下,購屋絕非解決居住問題的唯一解答;如果子女婚後並非與父母同住,還是讓小倆口自行討論對於未來新居有什麼想望與規劃,父母僅需在他們有疑惑求助時,扮演好解惑的角色即可。

至於子女,對於父母購屋上的經濟援助要心存感謝,因為不是每個父母都有能力資助兒女,但若在實際居住需求上與父母的期待有所落差時,請務必與父母充分溝通,千萬別輕易的妥協,畢竟買房可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錢沒花在刀口上已經很鬱卒,萬一又造成親情上的衝突或爭吵,就更得不償失了。

買房應該是為了讓一家人更親近,而非成為紛爭不斷的導火線,建議父母與子女多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事情,相信就能買到讓一家人都滿意的好房。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sk8eq8o7k4 的頭像
    kkosk8eq8o7k4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kkosk8eq8o7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