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專欄部落格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沒有處罰,小孩就不守規矩?爸媽更該學習讓孩子說出「做不到的理由」
Feb 25th 2015, 10:21, by 鄭禎樺

圖片來源:Adreamstime_l_41081131

「數學想想國」每一學期的課輔班、寒暑假主題活動的營隊,都會有個開學日的儀式,除了介紹主題活動課程、認識環境之外,還會跟孩子們談「想想國生活公約」暨簽約儀式。家長們都反應這樣約定很不錯,那天小語(升小一)媽媽問起這件事。

小語媽媽(以下簡稱「媽」):小語回家之後,說起老師跟大家談「我們的約定」還有簽約的事。為什麼是「約定」?不是「規定」?

鄭楨樺(以下簡稱「鄭」):規定是某一方制訂,而要另一方遵守。想想國的生活公約是大人、小孩都要遵守、簽約。在簽約之前,公約內容都必須一條條清楚的解釋給孩子們聽懂,讓他們理解這樣做,對他們的好處,最後會請孩子們說說自己做不到的困難,討論可以怎麼努力。

舉例來說:孩子們通常最有意見的公約,就是「午休」。我們會先從人類的演化史談起,講睡眠對人的重要性,近代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睡眠以及午覺時間對於孩子的情緒穩定、腦前額葉發展、學習吸收都有幫助等等,再則照顧小孩的大人也需要休息,這段時間是大家一起休息的時間。這些都談完之後,仍有小孩咕噥:我就是睡不著。那只好來談睡不著可以怎麼辦?閉上眼睛聆聽故事,想一些平常沒時間、沒機會想的事情…當然要小孩午休也必須有配套措施,如:環境的營造(氣溫是否舒適),協助孩子入眠的方法(按摩、說故事)等。再有困難,就個別約談看如何協助。

媽:可是沒有處罰的話,小孩會不會覺得:反正我不遵守,也不會被處罰。

鄭:是孩子真的有這樣跟妳說?還是這是我們大人的猜想?

(小語媽媽楞了一下)

鄭:定這些公約是希望生活在這裡的大人、小孩都可以愉快的相處在一起。我相信每個小孩都很願意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而當有一個目標,你很努力卻達不到時,究竟是會感到很得意自己達不到?還是會覺得很受挫自己怎麼辦不到?小孩是還在長大中的人,比較有能力的大人本來就應該協助他們釐清自己的困難,幫忙想可以改善的方法,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比起僅僅只是避罰的思維,我更擔心的是他們會想:「反正你就覺得我做不到了,我就當這樣的人吧。」

媽:我懂你的意思了。

昨天早上小語在廁所洗手時不小心打到妹妹的頭,妹妹很生氣,打了小語一下,沒想到小語用水潑妹妹。混戰之後,我請雙方冷靜,冷靜後,兩人又像沒事人一樣玩在一起。我問小語剛才為什麼用水潑妹妹?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用水潑妹妹;小語說:「因為妹妹打我,我也會痛,但我的衣服上寫我不打小孩,妹妹是小孩,所以我不能打妹妹,只好用水潑她,水潑她,她又不會痛!」這樣缺乏彈性的邏輯實在讓我好頭疼啊!我很好奇營隊短短幾天,卻能讓她把「不打人、不罵人」牢記在心裡,怎麼辦到的?

鄭:我們先討論她跟妹妹的紛爭。如果兩個人都說清楚自己對於事件的認知、感受,有機會聽到另一方的想法,問題也就解決了。小孩彼此之間吵完後,沒有困擾,那感覺就沒有什麼需要大人幫忙的地方。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osk8eq8o7k4 的頭像
    kkosk8eq8o7k4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kkosk8eq8o7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