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RT議題在01上吵得如火如荼,小弟無意間在YOUTUBE上搜到一個算是比較理性面的在探討BRT的一個節目,裡面的內容講述包括為何選擇BRT而不是MRT? 車道配置的問題? 民眾care的點?
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XvwAJmN9I
其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裡面有位前交通局專門委員提到國外有個網站專門在為BRT做標準化的評分(影片37分30秒開始),
於是小弟基於好奇,開始google這個網站,最後終於被我找到了!
在2013年的評比中,世界各地的BRT可依照得分概略分為金,銀,銅,或普通等四個等級
評分的點包括 "BRT組成要素"(專用道、車內外收費模式、優先號誌、水平月台)
還包含"服務計畫(Service planning)"、"公共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車站系統(Stations)"、"訊息傳達(Communication)"、"通路整合(Access and Integration)" ,其中還有一些扣分的項目,例如:速度水平太慢?車站是否做太小以至於太擁擠?...等等
評比項目(Scorecard)連結:https://www.itdp.org/library/standards-and-guides/the-bus-rapid-transit-standard/the-scorecard/
總之這些零零總總的分數加起來可以為一個BRT系統做標準化的評比:
85分或更高為金牌級:此BRT系統有很高的運作表現及效率,並提供很好的服務水準
70~84分為銀牌級:此BRT系統符合大部分組成完整BRT的元素,而且在道路利用上,有達到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
55~69分為銅牌級:此BRT系統有達到BRT的定義,且大部分有依照國際標準來實做
54分以下就是普通級的BRT:此BRT系統僅有達到部分核心概念,只有一部分是BRT的精神
那麼以下世界地圖是2013年時,ITDP為各國BRT所做的評分結果:
由於台中那時還沒有BRT,所以就沒有列入了。
但現在最新的評分也還沒出來,
在影片中,依照前交通局專門委員的說法,台中BRT經過他個人從ITDP的scorecard中來評分,應當是列為「銀牌級」
雖然小弟沒有時間去依依試算,再說也非其專業人員(版上對BRT有大愛的或許可以推算一下?)
但既然他是專員,評分應該不會差太多,沒有銀牌至少也有銅牌吧?!
小弟納悶的是龍市府說台中BRT是一場兒戲,非「國際版的BRT」又是什麼意思?
如台中BRT為銀牌級,世界各國如:法國,哥倫比亞,巴西,澳洲,也有BRT為銀牌級,難道他們都不是BRT嗎??
更何況銅牌級跟普通級的還一大堆....
但他們確實是被稱做BRT!
各城市之BRT排名名單:
https://www.itdp.org/library/standards-and-guides/the-bus-rapid-transit-standard/best-practices-2013/
台中BRT雖然還沒有完全做好,但其設備都符合國際BRT的規範,龍市府卻說其不是國際版的BRT實在令人不解。
有人可以解釋一下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