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37萬
2015-04-05 22:30:13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投資型保單已在台灣銷售15年,是台灣人倚重的「退休金」籌資工具之一。但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累計到去年底為止,平均每張投資型保單的帳戶價值僅37萬多元。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數字,直覺都是,若加碼退休生活就靠這麼點錢,未免太寒酸,而且保證退休後沒多久,就會花光。為何台灣投資型保單的帳戶價值,會這麼低?
安聯人壽資深副總經理楊承清解釋,根據保發中心數據,全體國人累計購買的投資型保單已高達401萬多張、帳戶總價值逾1.48兆台幣;他說,37萬元是每張投資型保單的平均帳戶金額,但可有保戶同時購買「數張」投資型保單,且金額大、小不一,平均下來能有37萬元,並不算低。
楊承清說,投資型保單有單筆投入和定期扣款多種繳款方式,尤其定期扣款幾乎都標榜投資門檻低、適合年輕人投資,這類保單每月只須扣款3、5000元,且因為是「小額長期」投資,目前累計的帳戶價值雖不高,但未來應會很可觀;像統計到去年底的投資型保單平均帳戶價值37萬多元,已較前年底的平均帳戶價值32.7萬多元「高出4.33萬元」。
但國人買投資型保單,多半「短視」,跟買股票一樣,喜歡短進短出;尤其在投資市場大好時紛紛殺進,但只要市場反轉就會停止「扣款」認賠殺出,也造成部分投資型保單壽命並不常,自然累積不了太高額的帳戶價值。
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仍有待慢慢累積,而國人愛買保單的特性,也讓台灣的保費成長始終居高不下。安聯集團表示,若以「總保費」規模計算,台灣目前是亞洲第4大保險市場,僅次於日本、中國大陸及南韓,但若以「人均保費」規模計算,台灣則是亞洲第3大保險市場。
根據安聯集團統計,去年(2014)台灣人平均花費2725歐元、約9.31 萬台幣購買壽險及年金險商品,在亞洲中,僅次於香港人的4356歐元(約14.88萬台幣)及新加坡人的2950歐元(約台幣10萬元),排名第3。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麥可海斯指出,台灣人口正快速高齡化,台灣的扶老比也高於亞洲其他國家,因應這項人口趨勢,未來10年,台灣退休金市場會積極發展,而保險又是重要的退休金工具之一,預期台灣每年的保費規模將以6%速度成長。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