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反對派領袖遇刺身亡 威脅普丁政權?
希拉蕊前外傳(XXXV)
2015年3月3日,莫斯科.沙卡洛夫中心,成千上萬民眾排隊向日前遇刺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鮑里斯.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 1959-2015年2月27日)致上最後敬意-
這裡頭包括俄羅斯前總理卡西亞諾夫(Mikhail Mikhailovich Kasyanov)、前總統葉爾辛的遺孀奈娜(Naina)以及女兒塔琪安娜(Tatyana Yumasheva)。
普丁也派出副總理普利沃德科(Sergei Prikhodko)以及德佛柯維奇(Arkady Dvorkovich)等人代表致祭;並親自寫了一封悼文給涅姆佐夫的母親-稱讚涅姆佐夫的正直:
「涅姆佐夫,在俄國的歷史、政治和生活上都留下了可貴的足跡-他在我國最困難的轉換時期,擔任過幾個重要職位-他一直是那麼真誠的表示立場,捍衛理念…。」
普丁發誓:一定會讓殺害涅姆佐夫的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讓正義得以伸張、並將真相公諸於世…。
※※※
2015年2月27日,晚上十一點許,涅姆佐夫與二十一歲烏克蘭的著名模特兒女友安娜,離開座落在紅場的餐廳後,走在克里姆林宮.聖瓦希里大教堂旁的卡梅尼橋,打算步行回到涅姆佐夫附近居所…。
一輛轎車突然疾駛而過,車裡的刺客對準涅姆佐夫背後,連開四槍…。
※※※
涅姆佐夫,1981年畢業於高爾基國立大學,1995年當選下諾夫哥羅德(即高爾基)州長;1997-1998擔任葉爾辛總統底下的俄羅斯聯邦副總理。
他以相對自由的政治立場聞名俄國政壇,同時也是反對派領袖、普丁最嚴厲的批評者之一-最典型的是對烏克蘭立場-涅姆佐夫反對出兵烏克蘭-並期待俄羅斯成為一個不專橫、不腐敗、不欺騙人民的國家-民主、開放,有多元願景。
涅姆佐夫的死,就像北極海深處冰山底部龜裂,對日後地震所帶來的影響程度,目前尚難估計-特別是普丁政權。
※※※
因為涅姆佐夫在葉爾辛手下工作,職位一度在普丁之上。
但人生機遇難料-人往往必須在環境的淬煉中,才會真正了解自己的渺小-像涅姆佐夫這樣,與普丁背道而馳,兩人越行越遠-有時候可能不只是同儕之間的嫉妒與憎恨、理念不同,或許也是宿命-
※※※
譬如說,改變冷戰的東西兩位領袖,雷根與戈巴契夫-據說,當時雷根的夫人南西,曾經多次在白宮與占星家會面,討論到雷根與戈巴契夫-在星象上如何相契-這讓已在2004年過世的雷根,在華府時(1981-1989)還親自發表聲明:強調他的決策不會受到任何占星術影響…。
一般相信,白宮真正尋找靈媒幫助是在林肯總統時代-當時的第一夫人瑪莉,試圖透過靈媒,與死去的兒子威利對話。
揭發水門案的華盛頓郵報記者伍華德曾經在著作上描述,希拉蕊.柯林頓如何透過靈媒,希望與她心目中的英雄,羅斯福總統夫人愛蓮諾,進行對話-
為此白宮還特別舉行記者會,為國務卿希拉蕊澄清闢謠。
歐巴馬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是否曾向任何在世的前總統請益時,回答:「我會!」
然後開玩笑的說:「但我不想玩雷根.南西那種遊戲…」
驚覺到自己失言後,又立刻補上一句:「不過,我從林肯著作,獲得許多特別啟示。」
※ ※※
涅姆佐夫的死亡,靜靜的震動俄羅斯政局-可能要從普丁的崛起談起:
※※※
1985年3月11日,戈巴契夫當選為蘇聯最年青的總書記;1988年,戈巴契夫宣布蘇聯將放棄布魯茲涅夫主義,意味著蘇聯會減少甚至停止對東歐國家內政干涉以及武力干預。
這個政策導致東歐在1989年內發生了一系列的劇烈政治地震-史稱「東歐劇變。」
1985-1990這段期間,剛好也是普丁被KGB派駐東德時-
普丁在那裡結識了現在的梅克爾。
「東歐劇變」實際上結束了自1945年二戰後全世界長達四十餘年的冷戰格局。
為此,戈巴契夫在1990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那是他人生的顛峰-只是不瞬間,他就從這個顛峰跌下,而且摔進暗不見底的深淵-
戈巴契夫在1990年再度當選蘇聯民選總統-被勝選沖昏頭的他,沒料到,這會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不幸-
1991年,戈巴契夫試圖將蘇聯改為鬆散邦聯──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引發黨內不滿,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大幅增長,局勢一發不可收拾-野心家聯合充滿理想的有志之士,為了挽救蘇共及蘇聯,便訴之以政變。
1991年8月19日,時任副總統的亞納耶夫(Gennady Yanayev 1937-2010
)與國防部長亞佐夫(Dmitri T. Yazov 1923-)元帥以及KGB的頭子聯合發動著名的八一九事變,軟禁正在黑海.克里米亞渡假的戈巴契夫,宣稱:
戈巴契夫因健康原因無法行使總統職權,成立緊急狀態委員會,下令武裝部隊接管國家政權…。
※※※
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 1931年─)造就了葉爾辛(Boris Yeltsin 1931-2007);葉爾辛造就了普丁(Vladimir Putin 1952-)-轉捩點就是1991年八月的這場政變(八一九事件)。
1991年的八一九事變,葉爾辛是扭轉政變成敗的關鍵人物-
同時命運,也將葉爾辛推上政治生涯的高峰-
葉爾辛因為在1987年公開批評戈巴契夫,而被免除莫斯科第一書記職務,1988年,更進一步被拿掉政治局候補委員身份,1989年重返政壇,以89.4%高票當選國會議員,1990年宣布退出共產黨,1991年6月12日以57.4%當選俄羅斯總統。
八一九事變發生時,正是葉爾辛剛就任俄羅斯總統不久-銳氣最旺的時刻-
堅毅果敢的葉爾辛,因緣際會這個變動的時代,立即宣布接管俄羅斯境內的全部蘇維埃軍隊-
在電視上公開演說:要求軍民一齊反對政變,軍隊必須立即返回原駐地,否則一律以參與叛亂處置。
在國內外壓力下,七十二小時後,戈巴契夫重返執政-政變失敗。
※※※
隨後,葉爾辛宣布解散蘇聯共產黨-而在黨內,人心已散的戈巴契夫也宣布蘇共「自動解散」,並辭去總書記職務。
※※※
這個人類史上最大的怪獸-共產世界的鼻祖,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黨,擁有兩千萬名黨員的蘇共,竟然在剎那間灰飛煙滅-
那恐怕也是二十世紀最怪異的事件之一-就像它的崛起,同樣充滿傳奇性。
※※※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停止存在,自動消滅-
作為俄羅斯總統的葉爾辛,則接管了戈巴契夫的全部權力,成為俄羅斯獨立後的首任總統,這也是俄羅斯新的紀元。
※※※
葉爾辛是普丁崛起過程中最主要的貴人-如果沒有葉爾辛那種九死一生而且完全異於常人的思考邏輯,就不會有後來的普丁…。
但也因為有普丁,葉爾辛的晚年才能那樣幸運的獲得保全-
※※※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既是千瘡百孔、百廢待舉,內部卻又充滿矛盾、嚴重分歧-
1993年9月,葉爾辛將副總統魯茨科伊(Alexander Rutskoi 1947-)免職,俄羅斯國會卻決議停止葉爾辛的總統職務,並宣布剛被葉爾辛免職的魯茨科伊接任總統-
葉爾辛則下令軍隊包圍國會,隨後進一步斷電斷水、炮轟議會大樓、派軍隊進入逮捕國會議長哈斯布拉托夫及其支持者的國會反對派-造成一百多人死亡,七百多人受傷。
※※※
那驚心動魄的一幕,直到現在想來還讓人覺得毛骨悚然、餘悸猶存-
※※※
實際上,那是普丁首次參與葉爾辛決策核心,他以當年柏林圍牆倒塌,東德一夕間瓦解(1989),兩德不費一槍一彈,回歸統一過程前他所看到的政治惡鬥,那時他是怎麼想的-
特別是,假如他是當時的何內克(Erich Honecker,1912-1994,最後的東德領導人)他會怎麼做。
1996年,國內嚴重分歧,未曾稍歇,葉爾辛總統成功連任。
連任後的葉爾辛,雖然力圖改革,但是過大的總統權力,讓俄羅斯的政治變成個人領導,過快的經濟改革,反而讓俄羅斯財政經濟幾乎全面性崩潰。
葉爾辛的聲望在俄羅斯跌到谷底-
普丁,就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崛起-
※※※
1999年8月18日,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以地球為中心,排成一個正十字架形狀:
在正十字的末端,分別是巨蟹、山羊、天秤、白羊等四個星座-這是自西元657年後,再次出現的天文異象-也是十六世紀預言家聖.湯瑪斯所說的世界末日-
那天晚上,葉爾辛(Boris Yeltsin 1931-2007)回到官邸時,已經凌晨兩點-
總統夫人奈娜(Naina)還在浴室裡卸妝。
奈娜熄燈出來,發現臥室的燈已經關了-
擔心吵到他休息,只得摸著黑過來,一腳卻踩在一雙皮鞋上,差點摔跤,床上忽然有人低聲的說:「別嚇著了,是我的鞋子。」
奈娜這才發現,葉爾辛竟然把皮鞋穿進臥房──他累壞了,但又睡不著。
※※※
1999年8月16日,國會才勉強通過葉爾辛在這一年半不到,所提名的第五位總理人選,原先KGB的情報頭子(1998年7月)-普丁。
※※※
普丁登場-投票結果雖然是以233:84票的懸殊比數贊成通過-
但多數國會議員當時之所以支持普丁,是為了避免葉爾辛未來更多不可預測的舉措-
簡單的說,他們害怕葉爾辛藉機解散國會。
※※※
普丁登場,擔任俄羅斯總理的第一天,新的民調顯示,在1996年以52.3%過半優勢當選連任的葉爾辛總統,支持率竟然掉到谷底-這種支持率可笑的程度,在俄國史上,只有一人差堪比擬-
那就是把偉大蘇聯葬送掉的戈巴契夫-
※※※
為什麼轉變這麼大?葉爾辛怪罪在1998年所爆發的金融危機-
不過,俄羅斯人民的看法似乎不是這樣─
他們把生活的艱苦,所有的帳,都算到葉爾辛身上。
一直到現在,都還可以聽到人民恨恨的說:當時被葉爾辛騙了!
因為在1998年金融風暴發生前,葉爾辛還上電視安撫民心,煞有介事的說:政府一定會全力穩定物價,盧布絕對不會貶值…。
結果呢?百物飇漲,回不來了!
盧布不但貶值,更且貶值的幅度,高達75%-
所以嚴格來說,普丁是1999年8月正式躍上世界舞台的-
世事難料,才不過三個多月-就在這年的年末-1999年12月31日,這天,葉爾辛突然又丟出一顆震撼彈─以體弱多病為由,宣布辭職。
並指定普丁以內閣總理代理總統!
※※※
2015年3月,美國.華盛頓.國務院驚爆:前國務卿希拉蕊2009-2013年任職期間,違反規定,使用私人信箱收發電郵…高達五萬五千頁。
希拉蕊的政敵、反對者,特別是共和黨人,個個摩拳擦掌、遮掩不住的見獵心喜-認為這下希拉蕊可能完蛋了-所謂大位不以智取,這是中國深具智慧的古老格言-特別是在浪頭之上時,前方還有無數挑戰迎面而來-
實力原則,是冰山露在極地的一截-固然壯觀;但更可怕的是還沒有露出來的部份-事件與時機造成的歷史機遇-一般稱之為命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